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自己做一件事情,無論成功失敗,都很開心」 By funP 邱繼弘

.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9年03月14日 0:39

在台灣新創網路公司中,funP是青年網路創業的經典且令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從團隊到公司,從實驗室到辦公室,除了讓funP要不斷更新服務之外,對於原創團隊來講,一個事業的經營成為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創意、技術力跟創業動機,Web 2.0的開端凝聚了funP的原創團隊這幾個因子,讓他們在竹科電子業環繞的環境當中,奮力轉戰網路這充滿可能的市場。「Delicious and Flickr are real.」講者對於這兩個美國Web 2.0時代先驅網站的描述,道破了整個網路界掙脫2000年網路泡沫化枷鎖的重要關鍵,市場依舊接受網路事業,大企業對於這樣的新創公司仍然看好進而開出可觀的條件購併這兩個網站。

無論是複製還是原創,經過一年的發想,動手開始撰寫第一行程式碼,funP就此展開他的冒險故事。



冒險故事總是困難重重,除了要維持不斷的創意加上不滅的熱情,當正式成為一個公司的時候,「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所會面對的問題,會一一的浮現。

「公司治理」一般常見的定義:透過一套制度來管理、控制公司,也就是大家常說:「老闆管理公司的方法」。但仔細探討近代「公司治理」從企業管理常聽到的「產、銷、人、發、財」五管跳脫出來,再回頭把這些管理領域的目標彙整在一起,是重新關注了一樣共同點「管理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之間的利益關係」。

主要利害關係人的範圍包括:股東(Shareholder)、管理階層(Management)、董事會(the board of director),其他利害關係人更廣,主要包含:員工(Employees)、客戶(Customers)、貸款人(Creditors, ex bank or bond holders)、供應商(Suppliers)、乃至於政府機關( Regulators)、社會(Commnity)。

以公司初期建立,開始邁入公司治理階段時,大部分的管理作為,即是在管理、控制主要利害關係人對於公司經營目標及其之間的利益關係。

funP成立公司第一個問題:股份分配。funP的原創團隊,不但是公司員工,同時也是管理階層,更進一步要成為公司創始股東,在「創立者,人人均等」、「以人時計算股份比例」等規則之下,funP跨出一個公司的第一個階段。而從一個實驗室團隊整理成一個公司,組織的調整,有可能會造成組織成員利益及角色衝突,透過改造員工組成、聘僱辦公室經理、落實組織與階層化,讓公司員工的利益目標可以被滿足,同時也讓管理階層得以依賴每個員工的付出,來達成公司目標。

從一個實驗室的團隊到一個辦公室的公司,利害關係人角色的轉變考驗著每個要成立公司的創業者,踏出第一步之後,開始面臨的問題:資金管理

funP對於資金管理的歷程,講者提供了完整的彙整:


  1. 零成本時期

  2. 無人事成本經營

  3. 部分人事成本經營

  4. 投資人投資經營


隨著四階段對於資金管理的不同作法,可以看出funP管理階層在公司治理觀點上的轉變:

1. 經濟價值觀點

  • 零成本時期依靠團隊的技術及創新能力,利用現有資源來推升公司價值。

  • 無人事成本時期,除了以由團隊出資維護設備支出,這兩個時期可以凸顯出網路業的一大優勢:技術密集度高,能夠壓低人事成本,幾乎可以對資金最有效的控制。

  • 在資金尚不足構成疑慮的時候,盡量的讓成員可以發揮能力,創造公司現在及未來的最大經濟價值。

  • 保持公司的經濟價值:清楚的會計帳目跟報稅資料、完整的資產管理制度、良善的公司制度,除了公司所提供服務所具備的價值之外,對於公司治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公司應有的基本價值,維持基本經濟價值,才具有「Transaction Ready」潛力。


2. 財務控管觀點

  • 員工是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在公司逐漸成長下,考量其利益關係是必要的。「義氣值多少?」慢慢的要讓公司步入正軌,創立者的熱情也需要回歸到公司常態運作之中,開始支付薪資,或用股票來暫時性替代,將股東及員工兩個角色的利益關係交互作用,增加資金運用彈性。

  • 對新創公司而言,「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是最常見的募資對象,funP對於投資人的條件:1. 相同產業投資經驗 2. 有一定資本能力 3. 與公司有共同目標 4. 相信原創團隊。加入主要資金提供者,即是為公司加入一個股東,而且沒有是兼具員工及管理階層的角色,所以同樣身為資金提供者,管理階層所需要面對的利益關係問題,會以財務控管的角度來看各個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公司規模尚未成長的狀況下,天使投資人這名股東及管理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需要更仔細的衡量。


公司治理的各個觀點,是不能偏廢的,在小規模公司以及小規模資金下,創業者更應考慮其彈性,支持公司的核心價值持續發展,也要慢慢將公司從草創時期帶入成長時期,有穩固的基礎公司治理制度,當公司開始成長,才能迎接接下去的困難。

網路創業,令人迷惘的總是開始那一步,依循著講者指引的方向,會讓這一步更容易踏出:

1. 尋找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 針對一個主題,仔細蒐集資料。

  • 找到開始的方法,如定期聚會。


2. 先做先贏,訂一個目標慢慢達成

  • 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 訂立目標。

  • 相信自己的判斷。

  • 做什麼事情網站都會成長。


3. 找出核心競爭力

  • 商業模式可以獲利,但不會是核心競爭力。

  • 網頁人人會寫。

  • 某些東西是不花大錢買不到的。

  • 有些東西無法代工製造。


4. 設立停損點

  • 準備充足的資金及運作模式。

  • 設想一個最慘的方式來經營。

  • 無名小站設立停損點的案例。


踏出了第一步,並把團隊經營成一間公司,每個創業者在過程中都有可能遇到這些難題,看著業界先進經營的歷程,要不斷修正前進的步伐,雖然不能保證會更順利,但是也是創業的路上,看到不同的方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