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最最最重要的事情:Do something!」By Backpackersgps.com Sicaa

.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講者從一個自助旅行者到成為自助旅行產業網站的創業者,一路發想、決策、執行,讓一個夢想家同時成為一個實業家,讓夢想跟現實交會在這正努力茁壯的網站上。

從一個想法開始到執行,以及執行後的過程、檢討等,一連串的「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考驗了每個創業家的腦袋,一個問號要對應一個句號的解決方法,還是衍生出更多的問號?

講者面對的第一個問題:「背包客地圖上的標示跟青年旅館布告欄上的訊息交流方式,可不可以在網路上實現?」澳洲打工渡假成為整個創業點子的重要來源,豐富的旅遊經驗激發出講者這樣的想法,當講者開始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同時也鋪陳出這場精采的分享。

「有了點子之後,要找夥伴?找資金?」講者提出了每個網路創業家經常有的疑惑,看似簡單的問題,要踏出第一步都不是這麼簡單。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是一個人類的理性及智慧思考的表現,經過許多人的歸納,從一個問題到解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1. 定義並陳述問題
  2. 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法
  3. 分析解決方法的可行性、結果
  4. 選擇一種解決方法
  5. 具體描述解決方法的作為跟步驟
  6. 執行解決方法
  7. 評估結果及檢討

有非常多過去累積的經驗及研究,提供了解決方法的技巧,最常被使用的到一種技巧,也巧妙的出現在講者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切割與征服(Divide and conquer)」,將大的問題拆解成小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嘗試著解決每個問題,以解決最原始的問題。

要開始這個點子,講者開始了第一個解決方法:案例研究。在完全無法想像這個網站是不是有可能在技術層面被解決的時候,「類比(Analoy)」被採用作為找到解決方法的可能性。案例研究是行之有年的類比方式,透過資料的蒐集,找到問題是不是曾經被解決過,或者是否有類似的問題。這讓講者可以往下一步邁進:「有許多國外的旅遊網站已經成立了,那我還少了什麼?」

身為一個消費者,想要轉變成業者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這個行業有非常多細節不是一個消費者可以理解的,講者選擇進入旅遊業及遊學仲介業,去探索旅遊產業運作的細節。

「如何把網站整體呈現出來?」網站經營的開始,都需要方法把網站的動態營運及靜態架構呈現出來,按照「前人經驗」,營運計劃書(Business Plan)跟網站架構,講者也嘗試著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完成,整理出接下去的每個步驟。

「自己非技術人員,該如何找到人來協助解決網站的技術問題?」講者列出了兩個方法:1. 找夥伴 2.找外包。對於夥伴跟外包,講者認為端看想做什麼樣的網站,簡單、沒有複雜技術較適合外包,複雜、有核心技術問題,夥伴是比較好的方向,經過評估後,講者找了創業夥伴,開始讓概念具體呈現出來。

「網站事業需要資源,要從哪裡找到且取得資源?」資源可以從非常多管道取得,是參加講座、課程或是參加資策會舉辦的競賽,花最少的成本,在具有潛在資源的場合尋找資源,Backpackersgps就在資策會Web 2.0 Show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慢慢地開始找到各種資源取得的方法,也累積了資源取得的經驗。

至此,講者依舊不斷在解決一連串的問題:
  • 市場規模:Backpackersgps一開始以紐澳打工渡假社群為主,是否可以延伸至其他同樣是背包客或是旅行者?是否可以在更大的市場到到使用者?
  • 先行者門檻:旅遊網站的種類眾多,已經成立的網站自然擁有較多的使用者及資源,如何突破既有網站的競爭?是合作還是找到分眾市場?
  • 行銷推廣:小的網站要擴展就要有適當的行銷推廣作為,要用自己的方式執行?還是找到專業行銷人員來執行?
  • 使用者參與:原有的設計及使用者族群結合下,可能造成使用者僅僅使用一次,如何讓使用者不斷參與網站的運行?
  • 網站架構與機制的缺陷:網站在有限的資源下,沒有辦法潛心的發展到十全十美再來服務使用者,而如何直續改善現有的問題?不但要實現想法,也要考慮以後的發展性。
  • 網站功能的新增及重新建構的取捨:對於團隊技術能量跟日後發展的考量下,不斷在現有架構上堆疊功能或是重新整理出新的架構,如何取捨來達到資源最高的使用效率?
  • 資金的花費的速度與效率:資金是最直接表現出網站事業發展優劣的指標,這點創業者如何去控管?
講者分享出創業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達到現在這個階段的歷程,以及現在正在面對的問題,讓參與的朋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可以類比及參考的經驗。

除了創業執行層面的歷程,講者彙整了個人在創業經驗中應該考量的重點:
  • 為何想要創業?或者問,你真的想要創業嗎?
  • 超越熱情的狂熱,至少成就了講者現在所達到的程度。
  • 想好再做或是邊想邊做,這兩個方法沒有對錯,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 資本股份及財務規劃,公司不可能避免的問題,要能夠找到處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處理。
  • 評估出自己面對的風險,找到階段目標,設立階段停損點,找到退場機制,創業失敗或成功,都可以視為一種過程。
  • 在創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定位,不需要勉強自己。
每個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判斷組合,解決問題的方法跟判斷的考量點,「講者在創業當中的初衷跟過程,是否也是可以作為參考甚至是套用?」不妨在這次的分享之後,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