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沒有必定成功的,但是有註定不成功的」By 背包客棧 小眼睛

.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9年02月09日 8:32

以過去的經驗,加上悉心的準備與等待,在小眼睛穩定保守的經營理念下,背包客棧在潛心耕耘的華人自助旅行社群中,持續擴大茁壯。

從創立公司,到用熱情去實踐想法面對現實的轉變,到最後離開原創公司的掙扎,比一般人又多了一段更完整的創業經驗,讓小眼睛在重新開創新事業時,具備了更多面向的思維。從前瞻技術的服務網站到內容導向的社群論壇,從小規模集資創業到自身資金最低限度投資,除了不變的創業家精神,對於創業的風險評估指標,小眼睛因此有不一樣的設定。

在創業的初期,獲利或者成功,都是每個創業家主要或是潛藏的目標,在投入時間、資源、成本開創一段新事業的時候,每個主事者的風險承擔能力,會決定著整個事業的取向。以新創事業為一種投資為觀點,投資學中對於風險及報酬,有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模型:「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即風險及報酬兩者之間成正相關,投資者所願意承擔的風險(包含所有可能風險),會影響「預期報酬率」。創業家在投資所有的資源進入事業體當中,是可能依照這樣的想法來分配自己手上的資源,以創造最大「實際報酬率」。以現實狀況來看,投資學的觀點,不盡然適用在創業或者事業體投入資源給本業以期創造獲利的情境中,主要是因為「風險評估方式」的適用性。



投資學中,風險評估常用投資標的報酬率或者歷史報酬率來評估風險,當標的物越能夠被詳盡的揭露其可能的報酬率,則風險越能夠被清楚的評估,在「高風險高報酬」的模型下,主事者可以選擇出最適自身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或資源分配方式,來預估未來報酬。那如何描述創業的報酬率?參考前人的經驗?或是詳盡的統計分析?大多數都在創業家自行判斷,再隨著舊有經驗或自身應變能力,去選擇出最可接受的投資方式。

在未可知的報酬前提下,風險評估就沒有切確或是可參考的報酬率。換個角度來思考創業時,在投入資源,以各種手段創造收入最大化時,也必須考量到「潛在風險」。有別於其他管理科學追求的最大「效能(effectivenetss)」及「效率(efficiency)」,在投資學中即是最大實際報酬率,在生產管理即是資源投入及產出之間的關係,而「風險管理」中,是反向地去降低在因風險發生時所可能產生的損失。

風險管理的精神,可以讓每位創業者在決策的過程當中,去避免讓自己的事業不成功,例如財務損失或是少了獲利的機會。小眼睛提到:「沒有必定成功的,但是有註定不成功的」,在背包客棧成立的歷程當中,記取第一次的經驗,採取保守低調路線,讓第二次創業,在「不失敗」的最低風險承擔下,持續緩步的發展。這一系列的過程,對應了風險管理的主要過程,

1. 風險辨識
小眼睛通過第一次的創業經驗,最實際的辨認網路創業的風險事件,如資金問題、目標變更問題、人員管理問題,這些已發生的風險事件,造成公司及這些集體創業者,得付出代價處理,例如產品無法與市場配合,得去接洽其阿專案來彌補原有產品尚未能獲利的資金缺口,對原有產品的資源調度,可能影響其發展進度;對於創業者共同目標與實際公司營運獲利目標的不同,使創業者對員工的承諾造成影響。在背包客棧在創業過程當中,原有的風險事件已經清楚被辨識。

風險辨識的方法非常多樣化,應用於實際企業營運上多數有資料依據且可量化,對於一般性決策上,依靠自身經驗或者是案例探討,可以部分的辨識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這是個相當艱困的領域,創業家仍舊要在創業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把可能的風險列舉出來,接下來的階段去處理存在的風險,在追求利益之外,也不斷的去降低因為風險發生而可能造成的損失。

2. 風險預測
主要預測風險的兩個項目「機率」及「強度」,同樣的一般性決策問題中,諸多風險事件的機率及強度是難以量化預測的,需要靠主觀的判斷甚至是團隊的討論。在小眼睛的網路創業經驗中,對於網站經營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因為在較低的風險承擔能力下,採取了保守的作法。

第一次網路創業發生的風險事件,在背包客棧創立的過程當中,都被列為較高風險且較大強度,這意味著這些風險都必須被優先處理

3. 風險處理
風險處理的方式,大體上有四種方式
(1) 避免風險
(2) 預防風險
(3) 承擔風險
(4) 轉移風險


背包客棧的成立,在實際的經營方式上,處理了幾個風險事件:
(1) 以個人經營網站,成立公司需要投入相對大量的資源維持一般營運,避免發生組織管理變動等複雜因素造成的風險。
(2) 早期資金來源,都是來自創業者個人,選擇國外主機代管,相較於國內的主機代管服務,因為就較低廉的收費,能讓網站在經營前期能夠有較低成本,已預防資金短期內不足的風險。
(3) 2006年,Google在台開放Google Ad Sense服務,成為主要廣告收入來源,將由網站販賣廣告版位造成的營運風險,如投入時間向廣告主推銷廣告版位,將此風險轉移給Google。

透過風險管理「降低風險事件發生造成損失」的精神,背包客棧不是一心一意追求成功,而且在追求不失敗的穩定步伐中,持續創業的道路。在景氣不斷起落的經濟環境裡,「增加獲益」跟「減少損失」,不論是怎樣的景氣燈號,都是創業家應給予相同權重的目標。

對於經營自己事業的創業者來講,對於事業的管理只是過程中的一小部分,有其他更難以用學術名詞來描述的部分,就是創業者的「理想」或是「願景」。

對於背包客棧,對於每個使用者的尊重維持網路分享精神的理念協助每個人完成自己的旅行,仍然在這個華文網路市場數一數二的論壇中不斷發酵,無法用營收或是規模來衡量這樣的創業精神是否成功,而是讓想要在網路創業的朋友們看到,「低調等待專注注意網路趨勢」讓這樣原本在網路的一角中發揚創業者理念的論壇,不斷在創造價值。現在的創業環境之中,除了豐沛的衝勁及不絕的熱情之外也該常試著加上些逆向的要素在這個一如自助旅行般的創業冒險中也有更穩定的步伐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