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9日 16:23
如果說Blog將Web發展翻開新的一頁,Facebook.com可能會是這頁最精采的一章,微網誌(Microblogging)的興起,則讓下一頁的故事有了個起頭。
話起從頭,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ing),簡單的概念搭配上不同的個人資訊傳遞媒介,創造出多采多姿的網路應用。社群網路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因為不同的條件而產生關聯性,例如同學、同事、興趣嗜好相同、價值觀相同,而不同的關聯性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一直以來都是帶動資訊交流媒介發展的重要需求之一,從紙本信件、電話,一路躍進至網際網路時代。而因為網際網路這樣方便強大的通訊工具,開始反向助長使用者對於社交網路連結的需求。
Blog Archive
-
▼
2009
(21)
-
▼
4月
(19)
- 「We are talking about a whole new medium of inform...
- 「網路是滿足創意家的天空」 By JCase 徐嶔煌
- MJAA meets Web 2.0 in Taiwan
- 「創業要想自己要什麼,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By 樂活栽謝東奇
- 「自己做一件事情,無論成功失敗,都很開心」 By funP 邱繼弘
- 「每天看使用者在做什麼、需要什麼」By FashionGuide張倫維
- 「創業只能前進!」By 水映互動創意 劉宗儒
- 「靜下心想想,什麼服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By PCHome王稜翔
- 「沒有必定成功的,但是有註定不成功的」By 背包客棧 小眼睛
- 「再好網站沒有推廣,不會有人知道」 By Urmap總經理 卓政儀
- 「你可以說我是部落客,也可以說我是作家,我都是,但也都不是」By 大莓羊
- 「讀者才是你的資產。」 By Jeremy
- 「最最最重要的事情:Do something!」By Backpackersgps.com Sicaa
- 初探非營利組織理論(二) — 使命、領導、管理、互信、責任
- 「行銷就是市場的現在進行式」 By Net4p.com 江亘松
- 「我們常常只看到別人的成功,但是看不到中間要怎麼做」 By ISWII 禮安
- 初探非營利組織理論(一)— NPO應有的要素
- 「處理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溝通」By 飯店世界網 李進鴻
- Sweet100 完成十場活動紀念誌
-
▼
4月
(19)
Plurk
About Me

- Derrick Hung
- Derrick,本名洪亘觀,跟著IBM PC compatible一起來到這世界的PC世代,畢業於政大資管系,從Dail-up BBS開始參與電腦網路世界,親身參與Internet技術及文化的歷程,曾任軟體工程師(Systex), 系統設計師(Systex), 企業風險管理顧問(Deloitte)等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We are talking about a whole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here!」 By Plurk.com Alvin Woon
標籤: Sweet100「網路是滿足創意家的天空」 By JCase 徐嶔煌
2009年03月27日 17:45
從網路徵才到人力銀行與企業人事系統整合,人力銀行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度過了2000年的泡沫化,也在Web 2.0時代跟其他網站同台競爭,在眾多內容型網站大鳴大放的年代理,人力銀行產業的特殊性及工具型網站的特色,讓人力銀行網站成為網路業界中少數源遠流長的典範。
經歷過網路業最輝煌的那個五年,講者也類比了今昔的差異, 2000年網路泡化之前,有不少的投資者願意投資給這個超級新興產業,其次, 網站做大是當年所有網站的一致目標,大流量在當年幾乎是代表著保證獲利。那是個產業開始進入成熟期的年代,未開發的市場以及可能的獲利模式都還在被測試著,仗持著資金市場的挹注,網站的實驗在各行各業中展開,稍微有利可圖的網站就會有不斷湧入的熱錢。時間來到將近十年後的現在,每個網路可獲利的領域屹立著當初沒被泡沫化打倒的網站,面對這些網站,首要必須「切割市場以求穩定獲利」。
MJAA meets Web 2.0 in Taiwan
2009年03月24日 16:57
Sweet100 邀請幾位台灣新創網路公司的創辦人,在基於美國文化觀點的角度下,跟亞美玉山科技協會的朋友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三位講者短短一小時的分享,uSchool優學網、TED Taiwan、meeya.com,從創立的歷程、台灣合作夥伴的選用到網站經營的觀點。
全球觀點
思考全球市場,站在熟知歐美網路市場的狀況來看,其實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從歐美發跡的網路網路產業,特別是美國,不論是技術或是概念性的想法,至今依舊站在發展的最前端。其次,由於網路基礎建設及消費市場早期相對蓬勃,早期就有許多網路試驗用戶,跟產業之間不斷相互激發創意。經過了十年的發展,總體經濟的發展也改變了網路產業的版圖,「流量」當道的Web 2.0時代,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國家擁有的龐大市場,開始在網路上滋長,全球觀點的平衡感開始顛覆。
Read More »»
「創業要想自己要什麼,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By 樂活栽謝東奇
2009年03月21日 0:58
網路時代,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帶動的個人創業風潮,在大型網路公司的光芒之下,也絲毫不遜色。從舶來品買賣、網路經銷商到個人創意商品的販售,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卻在網路世界中創造無限可能。
應用網路通路的好處:低成本、消費者族群範圍較廣的優勢,講者在幾個啟動台灣網路購物消費習慣的網站:Pchome購物中心、興奇科技(後來的Yahoo!奇摩購物中心),開始投入B2C電子商務的行列。有了具有消費潛力及行銷成本優勢的通路,講者把幾個重要的創業因素,凝聚在新的事業-樂活栽:
- 設計人的無窮創意 :「打造都市的屋頂菜園」為主軸,創造新商品,發掘新商機。
- 節省營運成本 :自己的努力跟家人朋友協助。
- 貼心的業務推廣 :登門拜訪潛在客戶,免費贈品策略提昇商店街評價。
- 持續改善商品不足之處 :回饋客戶意見,發揮創意改善問題。
Read More »»
「自己做一件事情,無論成功失敗,都很開心」 By funP 邱繼弘
2009年03月14日 0:39
在台灣新創網路公司中,funP是青年網路創業的經典且令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從團隊到公司,從實驗室到辦公室,除了讓funP要不斷更新服務之外,對於原創團隊來講,一個事業的經營成為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創意、技術力跟創業動機,Web 2.0的開端凝聚了funP的原創團隊這幾個因子,讓他們在竹科電子業環繞的環境當中,奮力轉戰網路這充滿可能的市場。「Delicious and Flickr are real.」講者對於這兩個美國Web 2.0時代先驅網站的描述,道破了整個網路界掙脫2000年網路泡沫化枷鎖的重要關鍵,市場依舊接受網路事業,大企業對於這樣的新創公司仍然看好進而開出可觀的條件購併這兩個網站。
無論是複製還是原創,經過一年的發想,動手開始撰寫第一行程式碼,funP就此展開他的冒險故事。
「每天看使用者在做什麼、需要什麼」By FashionGuide張倫維
2009年03月08日 18:33
對於女性產業而言,大部分消費者不需要看歐美秋冬流行,也不需要看流行精品,而是要看每天要用的保養品、化妝品在那裡買、好不好用,就是FashionGuide幫使用者解決的問題。
從1997年成立到現在,歷經了網路業的起起伏伏,直到Web 2.0的時代,FashionGuide開始站穩了女性社群網站的地位,FashionGuide對於Web 2.0的反應,跟眾多通過網路泡沫化考驗的網站一樣,是「被迫」朝向Web 2.0的概念發展,換個角度來看,FashionGuide快速地掌握了使用者需求的轉變。
Web 2.0一詞依舊在網路業餘波盪漾,不論是從早期各式各樣的Blog開始,到近年的Facebook、Google App Engine之流,這些源自Internet原始精神的應用,掛上了一個響亮的招牌,意外成為推動網路業不凡的動力來源之一。
「創業只能前進!」By 水映互動創意 劉宗儒
2009年02月20日 15:27
探索自我、實踐自我、肯定自我,年輕一代的創業家在部落格時代中的每一步,都不斷地前進。
Web 2.0時代「分享」跟「使用者自訂」的精神,讓視覺設計專業的講者找到可以發揮興趣跟專長的天地。本持著分享的精神,講者在部落格上開始分享CSS教學文章以及部落格樣板設計,對於部落格價值的體會,讓講者邁進第一步:部落格達人甄選。
開始經營部落格達人甄選,利用有限的資金及資源,讓整個甄選制度透過網路社群虛擬跟實體的互動,讓整個活動慢慢地網路上發酵。彙整一路的探索及實踐的歷程,水印互動創業開始樂活、自然、簡約的行銷企劃工作,創造部落客及廠商,在水印的牽線下,創造三贏的局面。
「靜下心想想,什麼服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By PCHome王稜翔
2009年02月13日 17:09
在現在各個產業都不景氣的環境下,不論發展到一個程度的網路公司,或是準備起步的創業家都要深思熟慮的一件事:下一個客戶的需要。
網路業從World Wide Web開始,開始攻佔了資訊科技產業的一大塊版圖,滿足各個行業中去資訊交流及通訊的需求。從1995、1996年開始,電腦逐漸普及,低廉的數據網路通信環境,瀏覽器及跨平台程序語言的改良,在各個產業的配合下,網際網路相關產業開始在台灣快速成長,也跟當時全球的經濟氣氛完全接軌。
在全球IT製造產業裡有重要地位的台灣,網路業馬上成為各界躍躍欲試的舞台,從入口網站、個人網頁代管、E-mail服務提供,各式各樣的對消費者來講新鮮無比的服務,不斷地在網路及一般實體消息通路散佈開來,發源地:美國,除了技術的領先地位之外,不小的消費者市場加上旁大的資金市場,更是點燃了網路業爆發的火種。
2000年3月份,道瓊跟NASDAQ等資金市場崩盤,網路業經歷了完整的泡沫化過程,快速成長到大幅衰退,網路業正式回歸到一般產業行列中,網路業不再背負「本夢比」的包袱,投機性投資停止狙擊這個才剛剛開始被大家認識的產業,消費者也回過頭來重新在大肆宣傳的幻影中,找尋自己對網際網路真正的需要。
「沒有必定成功的,但是有註定不成功的」By 背包客棧 小眼睛
2009年02月09日 8:32
以過去的經驗,加上悉心的準備與等待,在小眼睛穩定保守的經營理念下,背包客棧在潛心耕耘的華人自助旅行社群中,持續擴大茁壯。
從創立公司,到用熱情去實踐想法,面對現實的轉變,到最後離開原創公司的掙扎,比一般人又多了一段更完整的創業經驗,讓小眼睛在重新開創新事業時,具備了更多面向的思維。從前瞻技術的服務網站到內容導向的社群論壇,從小規模集資創業到自身資金最低限度投資,除了不變的創業家精神,對於創業的風險評估指標,小眼睛因此有不一樣的設定。
在創業的初期,獲利或者成功,都是每個創業家主要或是潛藏的目標,在投入時間、資源、成本開創一段新事業的時候,每個主事者的風險承擔能力,會決定著整個事業的取向。以新創事業為一種投資為觀點,投資學中對於風險及報酬,有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模型:「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即風險及報酬兩者之間成正相關,投資者所願意承擔的風險(包含所有可能風險),會影響「預期報酬率」。創業家在投資所有的資源進入事業體當中,是可能依照這樣的想法來分配自己手上的資源,以創造最大「實際報酬率」。以現實狀況來看,投資學的觀點,不盡然適用在創業或者事業體投入資源給本業以期創造獲利的情境中,主要是因為「風險評估方式」的適用性。
「再好網站沒有推廣,不會有人知道」 By Urmap總經理 卓政儀
2009年02月05日 20:05
Urmap就是一個經過精心推廣,廣為人知,而且「好用」的網站。
Urmap.com開站這幾年以來,除了被視為台灣「Web 2.0」時代重要的成功指標之外,亦是台灣網路業界少數能夠在大型外商網路公司的競爭之中,可以依循一貫的經營方向,持續拓展技術專長領域的網路公司。
卓政儀總經理對有心邁向網路創業的有志之士,揭露了創立成功網站的要素及步驟,「點子形成、網站設計、行銷推廣」,在時間比例的分配在,也有其獨到見解:「50天構思點子、100天設計網站、150天行銷推廣」。
這三大步驟去仔細推敲,皆是一項廣且深的領域,但卓總經理也在前提中說明了,創業團隊中,需要三種人物:
- 點子主人
- 技術高手
- 行銷管理人才
也許真的有人能集三者為一身,但尋找好的夥伴,也是在網站創立的過程中重要的要素。
Read More »»
「你可以說我是部落客,也可以說我是作家,我都是,但也都不是」By 大莓羊
2009年01月22日 17:06
大莓羊是個不折不扣的網路創業家。
大莓羊的信念貫穿了整場演講,「自己想要做事情,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這是最困難的一步,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面對創業的種種挑戰,大莓羊自內心裡完全的征服了這個最難的關卡,強烈地支持自己不斷地往目標邁進。
透過網路這個平台,延伸出各種產業創新的可能性。一如「茄子醬」這樣一個虛擬角色,在「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同業競爭中,要脫穎而出需要同時具備創意、行銷、市場,而透過部落格來凝聚自己的社群,進而創造市場,「茄子醬」是操作這流程的典範。但我認為不僅是他經營自己事業的其中一小部份,身為一個創作者的堅持及自信,在建立完整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過程中,是極重要的一點,就如作家對於文章用詞遣字的堅持,如系統設計師對於系統結構完整的要求。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讀者才是你的資產。」 By Jeremy
標籤: Sweet100部落格(Blog)的興起為網際網路的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同時也對傳統主流媒體投下的震撼彈。正有一群已經立足各地市場以及數以萬計正在默默耕耘的部落客,建構出一種部落格經濟,正在網路及實體商業行為中蔓延開來。
相對於過去著重在流量上,講者換個角度來看一個部落格的價值─影響力。部落客累積了大量的讀者,如何讓流量跟實體商業行為結合,才是部落客商業化的關鍵。增加及維持這個流量依靠的則是部落客的影響力,如何加大並深化影響力,讓讀者更多更廣,成為全職部落客的首要課題。
對於深耕於「內容型網站」的全職部落客來說,除了專注在文章質與量之外,必須培養出自身的影響力,「影響力等於商業價值」講者點出他在這條全職部落客道路上看到的明確方向,影響力可以不斷發散帶來更多的影響力。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B. Cialdini在其著名的作品「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中,提到如何增加影響力的六樣武器:
- 互惠原則(Reciprocation),部落格讀者對於有用的資訊、有可能可以獲益的活動感到興趣,而持續不斷閱讀瀏覽,例如贈獎活動。
- 承諾及一致性(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對於部落格文章內容及讀者的需求,部落客可以嘗試著承諾達成某些需求或是目標,以及維持一貫的風格,例如長期闡述主流媒體不敢表達的意見、穩定的第一手消息披露,對於讀者而言,一致的論調跟看法,是具有強大說服力的。
- 社會認同(Social Proof),讀者會試著重製部落客的經驗,來變更他們的消費行為或看法, 而讓更多的讀者贊同產生共鳴,社會認同的效益擴大,人們總是依循其他人的作法,如果大多數的人這麼作的話。
- 權威性(Authority) ,教學文章即是建立權威性的方法之一,對主題的權威性可以讓部落格的影響力增加。權威性建築在專業及長時間累積上,而去琢磨部落格應有的權威性,可讓說服少數讀者的影響力,慢慢擴散出去。
- 喜好(Liking) ,讀者對於部落客的厭惡,決定著影響力的增加或減少。保持目標讀者喜愛部落客,不論是在文章、討論交流、言談舉止上,讀者自然會對他喜好的人物產生好感,文章的影響力會因而增加。
- 害怕缺乏(Scarcity),讓讀者知道錯過了精彩的文章或活動,可能會失去獲得某些資訊的機會,透過各種不同活動平台,如即時留言討論、網路社群聚會等,讓參與者的回饋引出未能參與者的期待。
「社群經營」是另外一項綜合擴大影響力的方法。要維持一群固定的讀者持續閱讀及參與部落格,講者認為要先瞭解誰是Active Reader,花80%的精神來經營維繫20%的Active Reader,可以讓社群支持的力量持續不墜,才可以進一步的驅動社群。可以透過上述的六種方法,在網路上跟實體上擴大及深化部落客本身的影響力。
「將你的時間,花在創造影響力」部落格能夠保持且持續增加影響力,才能延伸出其後的商業行為所可能帶來的獲利,不但是部落客本身,也必須伴隨著社群的力量。近來興起的網路行銷跟部落格行銷,在身為全職部落客的講者分享下,也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凸顯其中可能潛藏的價值。部落客商業化的議題,是當今部落格的持續發燒的議題。商業化對於部落格的衝擊依舊在實驗階段,每個市場僅有少數的2%部落客有機會以此維生,講者列出目前可能的獲利方式:
- 廣告
- 出版書籍
- 外稿撰寫
- 演講、接通告
- 開課
- 網路聚會
- 銷售分紅
- 廣告文
總結目前存在可能的商業模式,講者認為「讀者才是你的資產。」不管作從哪個方式來獲利,必須要知道讀者的信任累積很難,要敲碎很卻很容易,一旦失去信任,部落客也喪失了他的核心價值。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最最最重要的事情:Do something!」By Backpackersgps.com Sicaa
標籤: Sweet100講者從一個自助旅行者到成為自助旅行產業網站的創業者,一路發想、決策、執行,讓一個夢想家同時成為一個實業家,讓夢想跟現實交會在這正努力茁壯的網站上。
從一個想法開始到執行,以及執行後的過程、檢討等,一連串的「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考驗了每個創業家的腦袋,一個問號要對應一個句號的解決方法,還是衍生出更多的問號?
講者面對的第一個問題:「背包客地圖上的標示跟青年旅館布告欄上的訊息交流方式,可不可以在網路上實現?」澳洲打工渡假成為整個創業點子的重要來源,豐富的旅遊經驗激發出講者這樣的想法,當講者開始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同時也鋪陳出這場精采的分享。
「有了點子之後,要找夥伴?找資金?」講者提出了每個網路創業家經常有的疑惑,看似簡單的問題,要踏出第一步都不是這麼簡單。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是一個人類的理性及智慧思考的表現,經過許多人的歸納,從一個問題到解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 定義並陳述問題
- 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法
- 分析解決方法的可行性、結果
- 選擇一種解決方法
- 具體描述解決方法的作為跟步驟
- 執行解決方法
- 評估結果及檢討
有非常多過去累積的經驗及研究,提供了解決方法的技巧,最常被使用的到一種技巧,也巧妙的出現在講者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切割與征服(Divide and conquer)」,將大的問題拆解成小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嘗試著解決每個問題,以解決最原始的問題。
要開始這個點子,講者開始了第一個解決方法:案例研究。在完全無法想像這個網站是不是有可能在技術層面被解決的時候,「類比(Analoy)」被採用作為找到解決方法的可能性。案例研究是行之有年的類比方式,透過資料的蒐集,找到問題是不是曾經被解決過,或者是否有類似的問題。這讓講者可以往下一步邁進:「有許多國外的旅遊網站已經成立了,那我還少了什麼?」
身為一個消費者,想要轉變成業者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這個行業有非常多細節不是一個消費者可以理解的,講者選擇進入旅遊業及遊學仲介業,去探索旅遊產業運作的細節。
「如何把網站整體呈現出來?」網站經營的開始,都需要方法把網站的動態營運及靜態架構呈現出來,按照「前人經驗」,營運計劃書(Business Plan)跟網站架構,講者也嘗試著用自己能力所及的方式完成,整理出接下去的每個步驟。
「自己非技術人員,該如何找到人來協助解決網站的技術問題?」講者列出了兩個方法:1. 找夥伴 2.找外包。對於夥伴跟外包,講者認為端看想做什麼樣的網站,簡單、沒有複雜技術較適合外包,複雜、有核心技術問題,夥伴是比較好的方向,經過評估後,講者找了創業夥伴,開始讓概念具體呈現出來。
「網站事業需要資源,要從哪裡找到且取得資源?」資源可以從非常多管道取得,是參加講座、課程或是參加資策會舉辦的競賽,花最少的成本,在具有潛在資源的場合尋找資源,Backpackersgps就在資策會Web 2.0 Show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慢慢地開始找到各種資源取得的方法,也累積了資源取得的經驗。
至此,講者依舊不斷在解決一連串的問題:
- 市場規模:Backpackersgps一開始以紐澳打工渡假社群為主,是否可以延伸至其他同樣是背包客或是旅行者?是否可以在更大的市場到到使用者?
- 先行者門檻:旅遊網站的種類眾多,已經成立的網站自然擁有較多的使用者及資源,如何突破既有網站的競爭?是合作還是找到分眾市場?
- 行銷推廣:小的網站要擴展就要有適當的行銷推廣作為,要用自己的方式執行?還是找到專業行銷人員來執行?
- 使用者參與:原有的設計及使用者族群結合下,可能造成使用者僅僅使用一次,如何讓使用者不斷參與網站的運行?
- 網站架構與機制的缺陷:網站在有限的資源下,沒有辦法潛心的發展到十全十美再來服務使用者,而如何直續改善現有的問題?不但要實現想法,也要考慮以後的發展性。
- 網站功能的新增及重新建構的取捨:對於團隊技術能量跟日後發展的考量下,不斷在現有架構上堆疊功能或是重新整理出新的架構,如何取捨來達到資源最高的使用效率?
- 資金的花費的速度與效率:資金是最直接表現出網站事業發展優劣的指標,這點創業者如何去控管?
除了創業執行層面的歷程,講者彙整了個人在創業經驗中應該考量的重點:
- 為何想要創業?或者問,你真的想要創業嗎?
- 超越熱情的狂熱,至少成就了講者現在所達到的程度。
- 想好再做或是邊想邊做,這兩個方法沒有對錯,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 資本股份及財務規劃,公司不可能避免的問題,要能夠找到處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處理。
- 評估出自己面對的風險,找到階段目標,設立階段停損點,找到退場機制,創業失敗或成功,都可以視為一種過程。
- 在創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定位,不需要勉強自己。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初探非營利組織理論(二) — 使命、領導、管理、互信、責任
標籤: NPODr. Tames P. Gelatt 世紀曙光-非營利事業管理(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提到,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的五大標竿:
- 清楚的使命感
- 有力的領導人
- 專業化的管理
- 成員間的互信
- 健全的責信觀
使命
使命,即是NPO的大方向或是宗旨,必須是一個簡短易懂的敘述,闡述NPO為何而經營。Peter F. Durucker:「使命必須集中在組織真正努力要做的,而且實際可行的事情上面。」,真正要作且可行的事情,也就是對使命的簡單定義。
領導
領導者的任務,要出何為NPO的使命,制定實行使命的策略,整合內外部資源(包括工作人員、志工、捐贈者的招募跟安排),來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除了找到一個具體可行且屬於NPO本身真正要做的使命,執行的策略是必須徹底考量各方面問題。
依據組織形式,領導者可能是CEO或是董事會,不管人員數量為何,強而有力的領導中心對各類型組織都是必要的,這點對於私人企業而言也具有共通性,而NPO的困難在於使命跟非營利兩項,所以志工的管理、資源的籌募、使命實踐的績效,成為NPO獨有的議題。
管理
管理的目標在於提昇績效,而NPO的績效管理,是以使命為主軸,將可用資源運用在各項執行策略上,讓參與者可以達成這個使命感。相較於營收導向,這種使命感成為近代學者或是企業經營者反向去思考資本主義造就的企業精神,正也是NPO管理所應該著重的價值。
在達成使命感的目標下,同樣透過效率跟績效的提昇,把執行工作做好、做對,把所提供服務或是產出的品質提昇,讓來自社會的資源發會最大效益。
互信
對於NPO參與的人員,領導團隊、工作團隊、志工、捐贈者,因為投入跟所得是完全無法用共通性的單位來衡量,除了使命感之外,彼此之間的互信成為第二個維繫NPO的方式。透過制度建立、溝通聯繫、互相尊重,讓所有人投入的資源(時間、金錢)可以達到每個人共同預期的效果。這點需要建立在對於NPO使命的認同上,以及經營者的重視,而且必須更強烈的超越一般公司同事之間的信任感,讓每個人在時間或金錢上的捐贈上信任NPO,可以將這些捐贈轉換成貢獻。
責信
NPO的所有都來自於社會,對於社會而言需要有必要的責信(Accountability)。一如股東將資金交由經營團隊管理使用一般,NPO必須對整個社會負責,對於NPO所影響的議題維持公信力,堅持非營利的方向及使命感,並在外部管理、內部控管上依循自律、他律的規範,將公共利益的精神發揮出來。
將經營理念導向這五點標竿,NPO從建立到經營維持才容易踏上穩定的軌道,在穩定的基礎下才能夠落實實踐使命及理想的想法,將社會資源回饋給社會公益,NPO才會有別於公私部門獨立存在的價值。 Read More »»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行銷就是市場的現在進行式」 By Net4p.com 江亘松
標籤: Sweet100為什麼要有行銷3.0?講者在諸多演講場合被問到:「什麼是Web 2.0?」認為2.0這個數字,對某些人來講可能只是個年號,是一個年代的代表。而行銷是不是也存在著類似的演進過程?講者推論出他心目中的行銷3.0。
「Marketing = Market + ing,行銷就是市場的現在進行式」講者導引大家思考「什麼是市場?」既然行銷的最基本就是市場,要瞭解行銷就要瞭解市場,先找到自己定義的市場,才能往下一步來探討市場的現在進行式。
行銷1.0,是正向思考的時代,及行銷原始期
人類社會進入商業時代開始,透過過去經驗累積出新的知識-行銷學。從物資小量生產販賣,到開始有其他的人生產販賣相同的東西,競爭的問題衍伸出各式各樣促進銷售的方法,這些就是早期的行銷經驗。到了更大生產規模的工商業時代,這些經驗開始被轉換成知識理論,行銷學才開始進入1.0時代:如何把過去的經驗,整理之後再應用到其他的案件上。
行銷2.0,是逆向思考、跳躍思考的時代,也是行銷成熟期
在服務業當道的時代,大多數行銷技術已經被掌握,且大量運用在各式商品服務上,眾多媒體、廣告跟公關公司紛紛成立,加入這個行銷大爆炸的時代,消費者開始瞭解自己的如何被這些行銷手法引導或是如何對商品產生效果。在一般消費者市場上,因為行銷技術大量被運用,消費者意識更加被強化,造就了一個買方市場的型態,消費者不再完全受到賣方行銷手法的拘束,行銷不再如以前容易被應用或是被加諸在商品服務上,而有顯著效果。
行銷3.0,「亂向思考」,開始進入行銷混亂期
網路使用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造成資訊流通速度跟數量都大幅增加,從價格策略、媒體行銷到置入型行銷,網路的普及帶起了網路行銷的風潮。
這股風潮造各類廠商對於網路行銷非有不可的「網路行銷憂鬱症」。在講者指出的「台灣最重要的兩條產業道路:網路跟中國大陸」,台灣的廠商在這兩條道路上都遇到這樣疑慮:到底是為了網路行銷而網路行銷,還是認真的發揮創意跟達成目標?
在亂向思考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行銷創意在各種通路上不斷地擦出火花,該如何去找到這些創意?該如何在Web 3.0的時代找到行銷獲利之道?
回顧一開始講者說到他眼中的市場「是由無數消費者組合的」,知道在市場上正在進行些什麼,才能知道消費者要的是什麼。
然而,如果以創意為出發點來推估消費者的需要,常常當自己以為漸漸知道消費者要什麼的時候,往往我們已經離消費者越來越遠,也就離獲利越來越遠,創意跟使用者需求的平衡點,不是花心思去尋找不存在的創意,而是去找出獲利的方法。
行銷3.0時代,讓自己大量吸收資訊、迅速的消化廣泛的資訊,找到消費者的需要,也許是過去比較原始的方法,是過去不敢嘗試的禁忌,是充滿胡鬧跟無聊的點子,去看看別人的成功,來找到自己的成功,在這個年代,行銷就會成為一個可能獲利的方式。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我們常常只看到別人的成功,但是看不到中間要怎麼做」 By ISWII 禮安
標籤: Sweet100從開始、過程到現在,ISWII的經驗,在創辦人-禮安細膩的投影片被分享著。站在創業過來人的立場,講者希望在場想要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朋友,一起分享ISWII一路走過來的歷程。
一家兩個人的新創網路公司所面對到的問題,對於兩個充滿幹勁的創業家而言,就是一一面對一一克服。ISWII的定位,是「結合媒體、社群、行銷的美妝平台」,這一句話,大概就包含兩年多的調整與努力,在千頭萬緒的創業過程,彙整出的「事業策略」。
策略管理歸納出兩種主要策略形式:
- 總體策略(Corporate Strategy):
- 多角化企業在總公司層次上的策略
- 各事業單位間的資源分配與互補的效果
- 事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
- 為一個事業單位的競爭策略
- 如何在產業與競爭環境中競爭
一個小型網站公司開始,面臨最嚴峻的問題一定是:產業競爭。在新興市場,會面對許多潛在的競爭者加入;在分眾市場,則會有原有市場競爭者。ISWII成立的時候,已經有FashionGuide跟Urcosme兩家競爭者,而且分別有將近十年跟六年的累積,在實力跟市場佔有率上,都處於相對弱勢,這也會是每個新創網路公司會遇到的問題。
要在原有市場經營者之中求生存,ISWII的第一個考量即是在他的事業策略。
事業的策略型態,大致有六個構面:
- 產品線的廣度與特色
ISWII目標是提供質量俱佳美妝分享文章。相較於其他社群網站人來人往的討論跟資訊提供網站大量不拘品質的新聞,ISWII選擇在文章內容控管上的堅持,至今仍舊是ISWII的網站服務特色:客座編輯一篇耗時一週完成的文章,以及控管社群分享文章的品質。 - 目標市場的區隔與選擇
觀察內容導向網站,ISWII切分出社群、部落格、媒體三大資料來源區塊。社群是自主性的資料提供;部落格作家在網路行銷爆炸的時代,有可能因為商業色彩而跟一般媒體產生互斥;經過了幾次調整,ISWII建立了內部編輯以及外部客座編輯的資料來源,讓凸顯媒體的性質,也讓社群有分享的管道,而接下來同時在行銷平台上拓展市場。 - 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
從資訊蒐集(採訪或試用)、寫作、到發布以及資訊平台開發維護,對於一個媒體平台而言,ISWII用內部編輯以及外部客座編輯,將整合所有媒體發布的流程及平台。ISWII選擇一個完全垂直整合的方式,讓整個服務的品質更容易掌握。 - 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相對於FashionGuide及Urcosme而言,較小的規模讓ISWII發揮較大的彈性,功能的開發跟平台的重整,不斷的改變,讓除了實現創辦人的理念之外,以慢慢的累積流量跟社群。
在這個網路世代社群可以發揮的力量,在各網站都是有目共睹的,廣大社群跟流量,正是網路業的規模經濟:成本更低的資料來源,成本更低的行銷通路。 - 競爭武器
穩固的基礎平台,ISWII依賴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已經發展起來的精準行銷資訊平台,在前台提供各種優質的美妝資訊,後台則分析蒐集彙整的邏輯,成為ISWII倚重的競爭優勢。 - 地理涵蓋範圍
這點是網路業的優勢,跟競爭廠商是沒有地理競爭範圍的困擾,一切的資訊透過網路都是零距離最大範圍。在國家跟文化跟限制下,ISWII選擇了台灣美妝市場慢慢經營。
事業策略旨在提高事業體競爭能力,在產業中得以生存。這背後就需要資源的支持,因為這樣的分配資源總體策略,也會隨著一個新創公司的成長產生的問題中,慢慢的彙整在公司領導者的思路中。
一再重複著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人、資金、時間,ISWII在節流跟夥伴員工互動中學習的經驗,整理出妥善運用這三種資源的方式。在逐漸在事業策略的執行到達一定程度時,ISWII開始在過去規劃的網路購物事業上琢磨,最後採用了合作模式,在多角經營上,也踏出他們的一步。
- 資源投入的決策
「要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不該作」講者提出的對於事情先後順序分配的建議,即包含了資源投入決策的想法。新創公司的資金運用,講者一再強調節省成本跟必須開銷的衡量點,該省的人事成本、硬體設施、行銷費用,必須花費的頻寬費用,資源在創業者本身的決策下達成預計效果。 - 夥伴跟員工的差別
使得創業者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與員工合作,選擇適合的員工組成來處理公司的事務,是工讀生還是全職人員。因為立場的差異性,創業者也必須學習想法及溝通方式的改變、員工的分配利用。 - 延續網站生命
網站總體策略的目標,延續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開網站最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講者如此強調,加強事業體的競爭力、控制資源,所有的作為都必須思考這個方向,才有達成目標的機會。 - 停損點的設定
網路新創公司的資源投入及回收,必須慎重考量,在網路公司尚未步上軌道的時候,投入資源的數量是相對高的,討論停損點及適時的收手,對於創業者本身來說,也說是延續創業的契機。 - Business Plan很重要
具體規劃執行的目標跟方式,清楚的紀錄才有辦法清楚地調整,有清楚的依據來調整事業的步伐跟資源的分配。
「重點是要踏出去」創業除了發揮創意跟思考如何實現,最重要的是動手開始創業,遇到問題才有依據前人經驗解決的機會,去試著看看創業者如何經歷中間過程的種種,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前人的經驗才有機會協助你解決,延續網站跟事業的生命。 Read More »»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初探非營利組織理論(一)— NPO應有的要素
標籤: NPO寫在前面
非營利組織(NPO)管理在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引起廣泛討論,原因是因為公部門遇到大量捐贈資源的時候,處理的烏煙瘴氣,反觀慈濟、紅十字會等社會公益型非營利組織,卻可以發揮平時的能力,把公益資源(物資、錢、人)次佳化的使用。
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三者在本質跟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先不論最龐大且繁雜的政府,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之間的差異,在以前開始接觸某些基金會,或者像是扶輪社、獅子會、同業公會等機構,在共同的目標之下,而有資金跟人員的投入,從組織到經營,跟設立跟設立企業在想像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要如何在非營利的狀況下執行任務,已達成或是實現目標?」在這個疑問下,盡可能來整理「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遇到的種種,除了解惑之外,也分享給第一次看到這個領域的朋友。
界定「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組織(以下NPO)稱可綜合界定為:
「具備法人資格,以公共服務為使命,享有免稅優待,不以 營利為目 的。組織盈餘不分配給內部成員,並具有民間獨立性質之組織」展開來看,NPO具有下列要素(Tomas Wolf, 1990)
- 具備有公眾服務的使命。
- 必須在政府立案,並接受相關法令規章的管轄。
- 必須為一個非營利或慈善的機構。
- 經營結構必須排除私人利益或財物之獲得。
- 其經營得享有免除政府稅收的優待。
- 享有法律上的特別地位,捐助或贊助者的捐款得免列入免(減)稅的範圍。
- 正式化(Formal)
- 私人的(Private)
- 非利潤非配的(Nonprofit Distributing)
- 自主管理的(Self-governor)
- 志願服務(Voluntary)
Peter D. Hall認為非營利組織應具備三項目標:
- 執行政府委託之公共事務。
- 執行政府或營利組織所不願或無法完成之事務。
- 影響國家營利部門或其他非營利組織之政策方向。
既然有著非營利的前提,NPO經營動機自然與「追求利潤」的一般企業有所不同。NPO經營動機是「使命」,經由反應社會需要的使命以獲得各界支持。Peter F. Drucker說過:「募款的目的,是支持非營利組織可以順利實現自己的使命,而不是將使命置於募款之下。」
所以要形成NPO的前提,是「使命」,而非追求利潤。一群志願者有共同使命,在不涉及個人及團體獲利之下,向政府申請,獲得免稅及對贊助者的減免稅。 Read More »»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處理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溝通」By 飯店世界網 李進鴻
標籤: Sweet100跟上2000年泡沫化的最後一波,因為網際網路發展的洪流感到震撼的講者,勇敢地投入這個正在改變世界卻也未知的產業之後,碰到一連串的問題,從資 金來源、公司管理、基礎知識學習到業務推廣,在最原始團隊的有技術人員的狀況下,也開始學習跟網路業各種技術人員,用最基本的處理方法「溝通」,一步步完 成創業的目標及夢想。
透過經驗的累積,講者跟公司的工程師一起磨練出一個執行任務的方法論:
抽象 》 具象 》 規劃 》 執行 》 使用 》 回饋 》 (循環)
負責協調的系統企劃人員透過這樣的流程,將行銷人員或者功能設計者的想法轉換成最後可執行的企劃案,交付執行後,由使用及問題回饋不斷將抽象的問題經過相同的流程來達成最後的結果。
串連所有過程及不斷循環之間的箭頭,也就是「溝通」。
溝通從有群體存在開始就不斷持續進行,一路發展成公司這樣的組織,在專門的「管理心理學」或「組織心理學」中不斷強調溝通在組織的重要性。
溝通的過程:
「訊息傳送者將訊息編碼後,經由各種不同的溝通管導,將訊息傳送給接收訊息者,訊息接收者再進行解碼譯讀。」
轉換為實例:
網路公司總經理今天瀏覽網路的時候,看到了Twitter的介紹,找了專案人員A君,說:「我們的系統可不可以加一個像是Twitter的功能?」專案人員A君不加思索的說:「可以,給我兩星期。」
- 此時總經理是(訊息傳送者)將「Twitter的畫面功能」加上「想要再公司系統上增加功能」編碼成「我們的系統可不可以加一個像是Twitter的功能?」的文字訊息。
- 透過口頭(溝通管道)傳遞給專案人員A君(接收訊息者)。
- 專案人員A君聽到「我們的系統可不可以加一個像是Twitter的功能?」這句話。
- 透過對於文字的了解(解碼),解讀成「總經理想在系統上加上一個像Twitter的功能」。
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有幾樣影響因素必須被考慮:
- 溝通者的差異性:生理、心理、社會經驗、知識技能、性別文化。
- 溝通訊息:語言符號或是圖像符號、用詞差異、說話或是文字的順序架構。
- 溝通管道:口頭、文字、非語言(如圖形)。
- 溝通環境:溝通地點、心理狀態、社會環境等。
講者及到場分享的工程師分享了他們的溝通過程,其中的考量點也包含了這些因素:
- 「學習成長是唯一的路」:降低與技術部門知識技能的差異。
- 「尊重人的差異性」,了解每個技術人員的個性跟非工作上的需要:降低心理跟社會經驗、性別文化差異的影響,尊重差異或者在溝通的時候能夠考量到這些因素。
- 從「抽象」到「具象」的溝通過程
- 工程師會用圖表、數據
- 講者會用即使不會撰寫程式,也會用手繪將想像中的功能介面表達出來。
對於溝通雙方而言,找到最不容易影響溝通效率的訊息格式跟管道,以降低這些因素對溝通效率的影響。 - 「小公司的明確制度與適當的彈性」、「權責分明的決策制度」:透過讓公司的制度,讓溝通的社會環境差異得到控制,例如決策者的固定、人事獎懲制度的安排,透過制度化建立一個共通或是最少差異的社會環境。
行銷跟技術人員的衝突,來自溝通的障礙,而溝通障礙來自各種影響溝通的因素,身為領導者甚至是當事者,要把溝通這件事做對做好。
這種看似亙古以來就有的衝突,只要找對方法、找對管道、相互了解尊重,就可以化解,並造就好創業夥伴的關係,才是達成創業目標穩固的基礎。 Read More »»
Sweet100 完成十場活動紀念誌
1月份,偶爾晃晃的Mr6.cc (http://mr6.cc/)出現了Sweet100的宣言,加上新年新氣象的詭異習慣,就這樣決定開始參加Sweet100一連串的活動。
原本的設想是什麼?「分享」,其他像是認識朋友、尋找商機,甚至是殺時間,都算是其次,想聽聽別人分享,也想分享我的看法,這點經過十場的活動之後,依舊是我對Sweet100最讚賞的價值。
Jan 13th, 2009
第三組第一次的聚會,原來Sweet100已經有其他兩組小張旗鼓地展開邀約,Mr.6在場地已經跟文化大學推廣部接洽好,願意短期內免費提供場地,這的確對整個活動很重要,再來就是講師費的問題。
講 師費在辦這種演講或者講座都是一種禮貌,這在我腦海轉過拉贊助的可能性,活動跟贊助商之間的關聯、贊助商的利益、贊助商曝光的方法等,這就跟一個還沒有開 始營運的公司在找創投一般,剩下的只有熱情跟其他志工的人脈關係。講師的邀請,要想出名單硬著頭皮邀約,這點我倒是覺得很酷,因為很肯定的可以在各式各樣 網站站長、部落客身上找到「分享」的精神。
What about being a blogger for Sweet100? 事實上,剛開始我一點都找不到理由,第一個,平常寫部落格跟小學生差不多,整理嗜好或者心情日記文,雜亂無章;其次,無從判斷寫一篇文章要花費我多久時 間,多少心思。那幹麼接下這個工作?「作一件不會做的事情」,轉換一個新的觀點,這是對Sweet100比較私心的想法,都花了時間,交換點心理層面的價 值總是不違反社會正義的吧!是的,我就是要作一件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Jan 20th, 2009
中 午出來參與blog team的討論,為了新鮮度,交稿期限:隔天早上之前。Mr.6習慣在早上發文,所以打鐵趁熱的最佳時機點就是隔天一早,當下發現這種完全無法判斷的 deadline是多麼恐怖,我打從心理尊敬那些作家、記者、部落客等文字工作者。在完全沒從判斷起的情況,我只是抱著恐懼的心情回家了,現在想起來還是 覺得自己有種。
Jan 21st,2009
大莓羊:大莓羊與茄子醬的Blog冒險日記
第一組很快就找到講師 ,這點倒是讓人覺得有點壓力,不過各組應該都不是省油的燈,後來也證明一點都不用擔心講師的問題。
坐滿的教室其實的確讓人有種放心的感覺,就Sweet100跟協辦的文化大學推廣部來講,應該都是一個好的開始。在第一組組長承旭兄的熱情開場之下,拿到各式各樣的名片,從設計、網路行銷、出版等等,對於參與活動的熱情,這我想跟人脈達人的功力應該是有絕大的關係。
因為Notebook是15吋而且三年的老機器,開起來大概只有一小時的電力,我決定拿起當時的新玩具─ iPhone來當作筆記本,看到大家拿起各式各樣的Notebook出來,差點勾起我敗家欲,還好iPhone加上我不靈活的指頭來作筆記還堪用。
大莓羊的分享到一個段落到了聽眾發問時間,原本就預期這種自願參加的活動,問題會很熱烈,雖然我也偷偷地準備一兩個問題以防冷場,還好現場非常熱烈,果然是不是被逼來上課的學生是比較認真的!
第一篇到底花了多久撰寫?花了三至四個小時,扣掉修修改改,上色排版,大概寫了兩至三個小時。
「再好網站沒有推廣,不會有人知道」 By Urmap總經理 卓政儀
Sweet 100第2場:創造UrMap「好用!」的成功秘訣在。。。
UrMap 300天網站保證成功術揭祕! -卓政儀
Feb 7th
Feb 12th
「靜下心想想,什麼服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By PCHome王稜翔
Sweet 100 - 第4場:面對當下,逆勢順受與順勢而為的成功智慧
PCHome技術總監王稜翔:網路創業要成功-請學海龜海游精神
「每天看使用者在做什麼、需要什麼」By FashionGuide張倫維
張倫維:FG做過的錯事多於各位,而剛好嘗試到一個對的點
SWEET100之六FashionGuide網站與美麗的結合by人脈大師 翁承旭
Mar 12th
邱繼弘(大河馬):FunP的冒險故事
「自己做一件事情,無論成功失敗,都很開心」 By funP 邱繼弘
大河馬:FunP的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SWEET100之七 funP大河馬的冒險故事
講 者是第一個個人創意產品網路銷售的分享者,就好像看電視新聞在報導台灣每個角落可能出現的角色,描述一個努力跟收穫並存的故事。這故事當然是從頭鋪陳,精 采絕倫,這忍不住想要再去找一個網拍業的業者,我還是滿喜歡聽實體面經營問題,像是把人家家裡當倉庫,聽到這裡我忍不住要讚嘆台灣的人情味。
創意產品搭配上一個人的公司,把濃縮在一起的故事我覺得可以稀釋開來慢慢分享,反過來想,一個人要處理這麼多事情,就只能一個一個解決掉眼前的問題,這也許就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地方。
到了這場開始有出席人數跟報名人數的落差,推論應該是太早把活動推出來,再來是固定班底其實慢慢成形,蜜月期已經過了,可能需要用點推廣的手段吧。
人 力資源網站是網路產業中獨特的一支,從職缺或履歷兩者的供需來看,永遠源源不絕,想當然會是個競爭激烈的戰場。對我而言是很新鮮的,104跟1111的戰 爭,沒聽局內人講個動聽的故事,可能只會是個簡單商業競爭。這競爭之間產生出的創意跟策略,在講者充滿小故事的陳述下,真的很非常有趣。
這個標題是我目前認為最成功的,「網路是滿足創意家的天空」,因為網路上的行銷人跟技術者追求都是創意,設計師也是,不論站在那個位置,都是滿足完成創意的成就感。不過這有待驗證,或許拿廣義的創意來建立這個觀點不夠全面,是不是對創意的定義也有差異?
講者其實很細心地整理他的經驗跟行銷小技巧,新聞行銷被提列出來當重點,而且用非常寫實的角度來看如何在台灣媒體中行銷網站,這講起來,也許記者朋友會感到很不堪吧。
另外蜜月期跟提早公布活動的推測持續發作中,後者可以檢討,前者真的還要觀察看看,要動手做推廣的話,是不是文章的內容也要做修正?
Mar 28th
但是Plurk原本不是想做微網誌,這點我在文章一開始就指出來,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其實網站都多少帶有一點社交性質,網路是種通訊工具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用網路聯絡朋友,不管透過blog、IM、論壇、網頁,用來作聯絡工具自然就是一種社交網站了。
在最近的高媒體曝光度助威下,這場星期六下午場也有著不錯的人氣,最擔心的事情-出席人數-在這場就直接忘光光了,看到滿多「噗友」到現場支持,Alvin這場跟跟影友會差不多,非常的熱鬧。
[Sweet100] Plurk共同創辦人Alvin Woon分享微型部落格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We are talking about a whole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here!」 By Plurk.com Alvin Woon
Now
參加完十場活動,我覺得先要感謝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吧,個人的時間可以用熱情來彌補,實體的資源卻是永遠沒辦法轉換的,感謝他們!
現在遇到的問題:
- 報名人數跟出席人數的落差。
- 對於無法參與,卻想分享內容的朋友無法了解內容。
所以,好的解決方法是錄影。讀者失去了即時參與、提問、現場交流的機會,分享文則會受到更大的挑戰,還有講者智慧財產權以及不願曝光的內幕消息之類的問題。
再來就是努力全勤,一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很難說,也許可以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最差也是聽了不少故事,「鼓起勇氣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現在的目標! Read More »»
Those I may read
-
52 分鐘前
-
3 小時前
-
1 年前
-
3 年前
-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