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在San Diego五週以來...

.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0 意見

這就是所謂的遊學生活,也是經常性的留學目標:體驗美國生活。

從搭飛機、開了美國帳戶、把一無所有的房間浴室弄到可以住人、買車、考駕照,用想像的跟體會的最大差異點在於孤獨,再來才是這個平實浪費的美國生活。

也是許目標設定不同,沒有太多的娛樂感,這趟來的確是打算盡量花時間準備考試,跟外國人交流、口語、聽力,就交給白天上課時間。效果如何?後者我還挺肯定的,特別是上課時候,那種亞洲人安靜坐在那邊上課跟歐美人一直問問題跟回答老師發問的狀況,真是天差地遠,這點我倒是不怕,反正回答錯了,英文很爛之類的,也沒在怕,這點恐怕跟國中跟外國老師相處了兩年有差吧,天曉得,搞不好我就是這種個性。再來跟高中生差不多的作業程度,的確有點煩人,雖然作業跟考試難度不高,但是總是要花時間,這恐怕就是付相對高的學費得到的回饋。

孤獨的可以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準備考試,目標明確一點,現在不能去玩的犧牲都沒什麼感覺,我明年再來就大可以把這些社交活動放入我的生活。幸虧來這邊有同梯罩,這點差很多,也比較堅定讀書的心情,有很多東西都不用太擔心。第五週過去了,這種孤獨開始侵襲意志力,去想想自己孤獨的時候,開始真的會覺得真的是自己一個人,就算有很多朋友在線上,跟自己的愛人可以透過視訊天天看到,這才第一次感受到網路的虛擬。

「不做怎麼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句話早就擺到判斷事情的前幾項條件,再把結果慢慢的擺回自己的預想,這一丁點思考的調整,對人生的影響卻挺大的。現在正在承擔著風險,正努力地一一面對,發生的損失永遠發生的比可見的效益更快更顯著,願意承擔風險的練習機會就只有在這個節骨眼,雖然天天嚷著自己的年紀不小,自己的老爸幾歲又怎麼樣,哪位商場名人幾歲又怎樣,但是卻不要忘了這個年紀的活力、這個年紀的風險承擔能力,絕對比任何一個以後好。

坐在這張桌子前面讀書,想起高中準備聯考最後兩個月,還有自己準備申請推甄的日子,我的取捨能力十幾年前早就證明過了,一樣的事情,我是一定可以再作一次的,即使是運氣,我也可以再讓自己幸運一遍。

Read More »»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We are talking about a whole new medium of information delivery here!」 By Plurk.com Alvin Woon

.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0 意見

2009年03月29日 16:23

如果說Blog將Web發展翻開新的一頁,Facebook.com可能會是這頁最精采的一章,微網誌(Microblogging)的興起,則讓下一頁的故事有了個起頭。

話起從頭,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ing),簡單的概念搭配上不同的個人資訊傳遞媒介,創造出多采多姿的網路應用。社群網路是指個體與個體之間因為不同的條件而產生關聯性,例如同學、同事、興趣嗜好相同、價值觀相同,而不同的關聯性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社交網路。

社交網路,一直以來都是帶動資訊交流媒介發展的重要需求之一,從紙本信件、電話,一路躍進至網際網路時代。而因為網際網路這樣方便強大的通訊工具,開始反向助長使用者對於社交網路連結的需求。

Read More »»

「網路是滿足創意家的天空」 By JCase 徐嶔煌

.
0 意見

2009年03月27日 17:45

從網路徵才到人力銀行與企業人事系統整合,人力銀行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度過了2000年的泡沫化,也在Web 2.0時代跟其他網站同台競爭,在眾多內容型網站大鳴大放的年代理,人力銀行產業的特殊性及工具型網站的特色,讓人力銀行網站成為網路業界中少數源遠流長的典範。

經歷過網路業最輝煌的那個五年,講者也類比了今昔的差異, 2000年網路泡化之前,有不少的投資者願意投資給這個超級新興產業,其次, 網站做大是當年所有網站的一致目標,大流量在當年幾乎是代表著保證獲利。那是個產業開始進入成熟期的年代,未開發的市場以及可能的獲利模式都還在被測試著,仗持著資金市場的挹注,網站的實驗在各行各業中展開,稍微有利可圖的網站就會有不斷湧入的熱錢。時間來到將近十年後的現在,每個網路可獲利的領域屹立著當初沒被泡沫化打倒的網站,面對這些網站,首要必須「切割市場以求穩定獲利」。

Read More »»

MJAA meets Web 2.0 in Taiwan

.
0 意見

2009年03月24日 16:57

Sweet100 邀請幾位台灣新創網路公司的創辦人,在基於美國文化觀點的角度下,跟亞美玉山科技協會的朋友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三位講者短短一小時的分享,uSchool優學網、TED Taiwan、meeya.com,從創立的歷程、台灣合作夥伴的選用到網站經營的觀點。


全球觀點


思考全球市場,站在熟知歐美網路市場的狀況來看,其實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從歐美發跡的網路網路產業,特別是美國,不論是技術或是概念性的想法,至今依舊站在發展的最前端。其次,由於網路基礎建設及消費市場早期相對蓬勃,早期就有許多網路試驗用戶,跟產業之間不斷相互激發創意。經過了十年的發展,總體經濟的發展也改變了網路產業的版圖,「流量」當道的Web 2.0時代,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國家擁有的龐大市場,開始在網路上滋長,全球觀點的平衡感開始顛覆。

Read More »»

「創業要想自己要什麼,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By 樂活栽謝東奇

.
0 意見

2009年03月21日 0:58

網路時代,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帶動的個人創業風潮,在大型網路公司的光芒之下,也絲毫不遜色。從舶來品買賣、網路經銷商到個人創意商品的販售,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卻在網路世界中創造無限可能。

應用網路通路的好處:低成本、消費者族群範圍較廣的優勢,講者在幾個啟動台灣網路購物消費習慣的網站:Pchome購物中心、興奇科技(後來的Yahoo!奇摩購物中心),開始投入B2C電子商務的行列。有了具有消費潛力及行銷成本優勢的通路,講者把幾個重要的創業因素,凝聚在新的事業-樂活栽:


  1. 設計人的無窮創意 :「打造都市的屋頂菜園」為主軸,創造新商品,發掘新商機。

  2. 節省營運成本 :自己的努力跟家人朋友協助。

  3. 貼心的業務推廣 :登門拜訪潛在客戶,免費贈品策略提昇商店街評價。

  4. 持續改善商品不足之處 :回饋客戶意見,發揮創意改善問題。


Read More »»

「自己做一件事情,無論成功失敗,都很開心」 By funP 邱繼弘

.
0 意見

2009年03月14日 0:39

在台灣新創網路公司中,funP是青年網路創業的經典且令人津津樂道的案例。從團隊到公司,從實驗室到辦公室,除了讓funP要不斷更新服務之外,對於原創團隊來講,一個事業的經營成為另一個重要的議題。

創意、技術力跟創業動機,Web 2.0的開端凝聚了funP的原創團隊這幾個因子,讓他們在竹科電子業環繞的環境當中,奮力轉戰網路這充滿可能的市場。「Delicious and Flickr are real.」講者對於這兩個美國Web 2.0時代先驅網站的描述,道破了整個網路界掙脫2000年網路泡沫化枷鎖的重要關鍵,市場依舊接受網路事業,大企業對於這樣的新創公司仍然看好進而開出可觀的條件購併這兩個網站。

無論是複製還是原創,經過一年的發想,動手開始撰寫第一行程式碼,funP就此展開他的冒險故事。

Read More »»

「每天看使用者在做什麼、需要什麼」By FashionGuide張倫維

.
0 意見

2009年03月08日 18:33

對於女性產業而言,大部分消費者不需要看歐美秋冬流行,也不需要看流行精品,而是要看每天要用的保養品、化妝品在那裡買、好不好用,就是FashionGuide幫使用者解決的問題。

從1997年成立到現在,歷經了網路業的起起伏伏,直到Web 2.0的時代,FashionGuide開始站穩了女性社群網站的地位,FashionGuide對於Web 2.0的反應,跟眾多通過網路泡沫化考驗的網站一樣,是「被迫」朝向Web 2.0的概念發展,換個角度來看,FashionGuide快速地掌握了使用者需求的轉變。

Web 2.0一詞依舊在網路業餘波盪漾,不論是從早期各式各樣的Blog開始,到近年的Facebook、Google App Engine之流,這些源自Internet原始精神的應用,掛上了一個響亮的招牌,意外成為推動網路業不凡的動力來源之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