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所謂的遊學生活,也是經常性的留學目標:體驗美國生活。
從搭飛機、開了美國帳戶、把一無所有的房間浴室弄到可以住人、買車、考駕照,用想像的跟體會的最大差異點在於孤獨,再來才是這個平實浪費的美國生活。
也是許目標設定不同,沒有太多的娛樂感,這趟來的確是打算盡量花時間準備考試,跟外國人交流、口語、聽力,就交給白天上課時間。效果如何?後者我還挺肯定的,特別是上課時候,那種亞洲人安靜坐在那邊上課跟歐美人一直問問題跟回答老師發問的狀況,真是天差地遠,這點我倒是不怕,反正回答錯了,英文很爛之類的,也沒在怕,這點恐怕跟國中跟外國老師相處了兩年有差吧,天曉得,搞不好我就是這種個性。再來跟高中生差不多的作業程度,的確有點煩人,雖然作業跟考試難度不高,但是總是要花時間,這恐怕就是付相對高的學費得到的回饋。
孤獨的可以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準備考試,目標明確一點,現在不能去玩的犧牲都沒什麼感覺,我明年再來就大可以把這些社交活動放入我的生活。幸虧來這邊有同梯罩,這點差很多,也比較堅定讀書的心情,有很多東西都不用太擔心。第五週過去了,這種孤獨開始侵襲意志力,去想想自己孤獨的時候,開始真的會覺得真的是自己一個人,就算有很多朋友在線上,跟自己的愛人可以透過視訊天天看到,這才第一次感受到網路的虛擬。
「不做怎麼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句話早就擺到判斷事情的前幾項條件,再把結果慢慢的擺回自己的預想,這一丁點思考的調整,對人生的影響卻挺大的。現在正在承擔著風險,正努力地一一面對,發生的損失永遠發生的比可見的效益更快更顯著,願意承擔風險的練習機會就只有在這個節骨眼,雖然天天嚷著自己的年紀不小,自己的老爸幾歲又怎麼樣,哪位商場名人幾歲又怎樣,但是卻不要忘了這個年紀的活力、這個年紀的風險承擔能力,絕對比任何一個以後好。
坐在這張桌子前面讀書,想起高中準備聯考最後兩個月,還有自己準備申請推甄的日子,我的取捨能力十幾年前早就證明過了,一樣的事情,我是一定可以再作一次的,即使是運氣,我也可以再讓自己幸運一遍。
51 分鐘前